‘烘房’是我当年发家致富的‘聚宝盆’,可每当老百姓抱怨那‘难闻的味道’时,我都不好意思答话。这次政府整治‘烘房’,我狠狠心自己砸了!”兴化市戴南镇董北拉丝厂厂长张文武日前指着已拆除的“烘房”旧址对记者说。 张文武介绍,“烘房”就是将刨床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刨花料”,经高温燃烧后去除含有油渍、塑料包装物的垃圾,然后进入中频炉融化后,浇铸成钢锭。用这种材料,其成本要降两成,不过产生的气味确实难闻。拆除“烘房”后,他进的全是“硬料”,虽然成本加大了,但质量也提高了。他正准备淘汰一部分陈旧拉丝设备,引进韩国先进生产线。 戴南镇有1000多家不锈钢企业,镇里把治理其产生的污染放在“头版头条”位置,制定“产业转型升级、城市新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据该镇环保局提供的数据,截至去年底,全镇362座“烘房”已全部拆除。戴南镇还引导相关企业投资5.8亿元,建成不锈钢表面处理中心,40条自动化和半自动化酸洗生产线全线运转,产品服务范围覆盖不锈钢线材、板材、型材及异型件等所有需要进行表面处理的不锈钢产品,年处理能力达120万吨,彻底解决不锈钢酸洗的环境污染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