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园林部门在“救治”百年女贞。 “走过一百多个年头,见证多少日月轮回,倒下了,又站起来。”8月19日下午,看到被“温比亚”台风刮倒的百年古树重新“站起来”了,兴化市图书馆馆长董景云特地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的消息,来记录他内心的激动。 ●百年老树被台风“刮”倒 台风“温比亚”过境,兴化市图书馆内的一棵百年女贞树没能抵御狂风的威力,轰然倒下。 据兴化市图书馆馆长董景云介绍,8月17日上午10点多,大风大雨中传来“轰隆”一声,院子里的一棵大树没经得住风雨,倒下了。不要小看了这棵大树,它可是有“身份证”的。2008年,当时的兴化市建设局特地给它挂牌“古树名木”,当时的树龄经认定就已有125年。到馆里上班后,他经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到这棵老树底下看看,思考思考问题。 “这棵古树是兴化‘银北门’老街的历史记忆,是这个地方的文化标志,于兴化人来说,有着很深的感情,如果就这样离人们而去,真的挺可惜。”董景云说,知道古树倒下后,他立即联系了当地园林局,并向大树的管理单位报备。 兴化市园林管理处副主任王震春告诉记者,接到图书馆的报警电话后,他们冒着大风大雨来到现场查看情况。这棵大树是长在一个圆形的花台中,刚栽树的时候,花台可能还嫌大些。但随着树越长越大,花台反而就嫌小了。从现场的情况看,受生长环境影响,古树的根系不是很发达,树的主根部已有腐烂迹象,靠周围根须在给树干输送营养。台风当天,刮的是东北风,树是朝西南方向倒的。幸好树干搁在一个木板搭的台子上,形成了一个角度,树西边的根须还在土里,要是直直倒下的话,就是连根拔起了。 ●10多个小时才把古树扶正 经过园林部门10多个小时的努力,这棵让人牵挂的百年女贞树又笔直地“站立”在院子中央。与之前不同的是,女贞树的根部培植了厚厚的新土,为了保证古树的养分,树枝全部被修理掉,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但仍能感受到这棵古树的高大遒劲。 兴化市园林管理处绿化股股长钱俊全程参与了古树的“救治”工作。钱俊说,他们制定的“救治”方案是先把大树扶正,给其换新土,并用钢管固定。因为树倒后一直刮风下雨,不好施工,等到8月19日雨停后,20多名园林工人上午7点多就到现场施工,一直到傍晚6点多才结束。 钱俊说,这棵树虽经过百年,但仍枝繁叶茂。胸径约60厘米,冠径和高近20米,这也给“救治”工作带来了困难。工人们有序分工,有的清理腐烂根部,有的锯树枝,有的清理现场杂物、障碍物……当然,这只是扶正的前期准备工作,而扶正大树光靠人肯定不行,得靠大型机械。可他们联系了多家吊机单位,当天都在外面救援。最后还是联系的东台一台75吨的吊机来帮忙。 钱俊说,花坛里的土经过百年,从来没有更换过,营养肯定流失,已满足不了大树的生长需求了。为保证树的营养,他们给树换了新土,用多菌灵给新土杀菌的同时,还在土里添加生根粉促进古树根部生长。另外,他们还用钢管给古树搭了个“支架”,防止以后的大风大雨给古树造成二次伤害。 ●古树曾伴随兴化几代人成长 说起这棵古树,真是有来历的,它是兴化乡贤魏小竹于清末手植的女贞树。魏氏传人魏小竹(名晋卿)是地方名绅,清末为岁贡生,民国时任临时县议会议长,主持兴化政务,曾出资修建四牌楼,并为昭阳书院购置大量藏书。著有《阅藏诗百首》。 那个时候,这里也是清代慈善机构“北普济堂”的所在地。魏小竹亲手种下这棵女贞树,在历经百年风雨后,仍高大苍翠,枝繁叶茂,成为兴化城唯一的百年女贞。 虽说古树已重新“站立”,但钱俊心里一直惦念着它。8月20日上午,他又去现场看望,并给古树挂上营养液。 钱俊说,因为前一天晚上又下了一场大雨,他不放心,一大早又来看看,发现古树没有倾斜,说明情况还不错。 “小时候我们经常在这棵古树下玩,感情很深。”钱俊说,当时这里不是图书馆,是兴化的城北小学,他就是在这里上的小学,下了课经常围着树转圈玩。他还记得有一次古树上飞来一只猫头鹰,老师特地让他们观察,还写了一篇作文。 网友“天放闲人”说,记得上小学时,大树根部形成几个洞,在旁边打乒乓球时,球常落进树洞中。有机灵的同学用水灌,满了球便浮上来,又能玩了。此情此景,恍如昨日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