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先生今年一月底发现,自己名下多出了一个账户,卡里每年都会莫名多出上万元,这笔钱很快就会被人转出,而且存在了几年! 怎么回事? 2017年1月下旬,淮安盱眙黄花塘镇耿公村的韩先生到银行办理业务时却意外发现,在自己的名下,竟然有一个专门用于发放涉农补贴款的专用账户,“有三万多元,包括水稻补贴,小麦直补,小麦赔付”。
涉农补贴款
为促进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国家财政每年都会向种植粮食的农户发放粮食直补和农资综补等补贴,为了防止有人挪用这笔资金,财政部门会直接将钱打入农户的专用账户。 韩先生说,自从他参加工作以来自己就在南京打工,从来没有在老家耿公村种过地。按照规定,他这种情况是无法领取粮食直补和农资综补等补贴。 通过查询,韩先生发现,这个账户从2014年就已经存在,每年这笔钱转入该账户后,很快就会被人转出。这笔钱被名为赵寿华的人取出并转入耿公村账户。按照韩先生的说法,从2014年以来,一直有人在偷用他的名义冒领这笔国家补贴。这笔钱究竟进了谁的口袋呢? 在韩先生打出的交易明细表中写到,近3万元的补贴款都被一名叫做赵寿华的人取走了。那么赵寿华到底是什么人呢? 记者陪同韩先生找到了盱眙农商银行黄花塘支行。询问银行工作人员后,韩先生得知,这笔钱被转入了耿公村的账户。 对于耿公村的这种做法,韩先生无法接受。“资金到底去哪里了,我要搞清楚。”
赵主任:土地已承包 补贴款归村集体所有
随后,记者又陪同韩先生找到了耿公村主任赵寿华,面对韩先生的询问,这位赵主任表示,这笔补贴款的确是他取走的,“取钱都是我签字的”。 赵主任表示,村里面有240亩的集体土地,目前已经承包给别人,当时在签订承包合同的时候,就明确说明,任何国家补贴都和承包人无关,补贴款直接归村集体所有。为了顺利领到这笔补贴款,他们才想到找人来冒领。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在耿公村和韩先生有同样遭遇的人还有很多。
补贴款究竟去哪了?财政部门如何把关审核?
黄花塘镇财政所的工作人员解释说,作为财政部门,只是按名单进行发放,他们无法审核名单的真实性。不过像耿公村这样、冒用村民名义领取补贴的情况肯定不妥。 针对耿公村利用空挂户,领取涉农补贴一事,盱眙黄花塘镇纪委也已介入调查。工作人员表示,类似事件他们已经多次查处。 目前,韩先生已经将相关证据提供给黄花塘镇纪委,并进行了实名举报。工作人员表示,这笔补贴款到底有没有进入私人腰包,他们还要进行后续调查,有调查结果后,将第一时间对外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