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讲易之周易是什么样的学问 《周易》文化相传到现在已经几千年了,由于它的文词用语都是几千年以前的词汇,里边的内容举例及所讲的故事又都是更早之前的历史,所以我们现代人读起来很难读懂,更难理解。现代的某些文化,更新升级非常快,是因为它的内容不是过硬的真理,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而《周易》经过几千年来的传承直到现在没有更新,原因就是它的内容是颠扑不灭的真理。 《周易》的内容她到底都讲了些什么,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我们给她下一个哲学定义是这样的:周易是理论化、系统化、数码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有些人的世界观是正确的,有些人的世界观是错误的,如有正确的世界观就有正确的处事方法,错误的世界观就有错误的处事方法。比如“神”、“鬼”的问题,有的人认为世界上有神鬼,有的人认为没有,这就是两种不同的世界观,有不同的世界观就有不同的处事方法。周易也可以说是“古代的智慧之学、哲学、心理学、人文学、伦理学”。 周易的六十四卦就是心理图,通过六十四卦就可以了解某个人当下的心理状态。这就是《周易》的高深莫测之处,现代文化都还没有做到。
张成
学《周易》对我们有什么益处 在讲《周易》之前,首先给大家谈谈我们学《周易》有什么用途。我们工作就是在追求“名”、“利”,“名”就是当官,“利”就是钱财。那么《周易》就是最好的追求“名利”的学问,说白了就是升官发财的学问,当官的人学《周易》能快速升职,不当官的人学《周易》能快速发财。有人说了,我看你在台上讲《周易》,你当了多大的官儿呢?这个我还真无话可说,我只能说,我学《周易》实在太迟了,如果二十岁的时候就学《周易》,我可能现在非同寻常,但是现在我懂得一点《周易》也感觉前途无量,孔子五十岁前没有学《周易》,因此他周游列国时到处碰壁,而他五十岁时学《周易》后,没多长时间就当官了。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我们应该都知道儒家学说是升官发财的学问,而儒家学说来源于《周易》,所以说《周易》是升官发财的学问。古人说《周易》是帝王将相之学,我们现在学《周易》虽然当不了帝王将相了,但大家今天听完我的《周易》讲座,相信大家在近段时间的工作业绩 会有所提升的。 《周易》也可以说是非常容易学习的学问 周易其意之一就是容易、简易,即用最简易、最直接、最到位的方法解决问题。《周易》的全部内容就是六十四卦,而六十四卦就只用简单的两个符号组成,就是“阴”(- -)、“阳”(—)。 我们华夏的古圣贤们通过长期对自然界的观察研究发现,世间万物的本质属性只有两种,就是“阴”、“阳”两性,也就是说,世间万物无论多么广大或渺小都是由“阴”、“阳”两性组成的,概莫能外。
张成
我们华夏的古圣贤们将“阴阳”设计成太极图模样作为中华文化的形象标志,她所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这个太极图传至今日,国人们已经不理解她的真正内涵,被百姓当做消灾挡煞之物,从这里可看出我们国人多数不懂得什么是自己的传统文化。 以前有个学生问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很有趣,他说这个阴阳太极图既然表示事物是一分为二的,为什么不从圆的中间画一条直线分开,这样画多简单。我说如果那样画,就表示世间的事物是静止不动的。虽然那样也是阴阳,但他们的关系就是绝对的对立关系了,不能融为一体。太极图这样画,一看就是动态的,表示世间万物在不停的运动,虽然是对立的关系,但是它们还能相互转化,不断变异发展更新。 现代科学家们发现的原子核内部这些一黑一白的“阴”、“阳”粒子,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基本粒子,而《周易》中的“阴”、“阳”则是物质的基本特性。通过观察,“阳”粒子的特性是动态的,“阴”粒子的特性是静态的;阳性的粒子是热的,阴性的粒子是冷的;阳性的粒子顺时针运动,阴性的粒子逆时针运动等等。 阴阳太极图外边的这些五行、十天干、十二地支都是里边的阴阳变化而来。阴阳和五行大家比较熟悉,十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张成
人类的思想是由五种心思组成的 为人处世所扮演的角色很重要,但是还有更重要的就是怎么演好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这是有方法的,这个方法就是“五常”。“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五常是为人做事的五种基本方法。五常被我国近代人们认为是古人教化百姓们为人做事的基本品德。“五常”之理的出处来源于“五行”,我们把“五常”纳入到“五行”之中就知道它的功用了。五行对应五常是这样的:木为仁,金为义,火为礼,水为智,土为信。五常也是五种心思,也就是说我们的思想是由五种基本心思组成的,分别是慈心、爱心、信心、杀心、贼心。这五种心思与五常是相对应的,仁对应慈心;义对应“杀”心;礼对应爱心;智对应“贼”心;信对应信心。 这五种心思组成了个人的整体思想,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用这五种心思,只要我们的心思一动,不外乎就是这五种心思中的一种在动。 五种心思之间有相生相克的关系,我们还要以这个图来说。因为五种心思对应五常,五常又是来源于五行,所以我们还要了解五行生克的原理才能理解五常从而运用好五种心思。 张成讲易之周易是什么样的学问根据张成老师喜马拉雅FM易经应用智慧内容整理而成。
|